第860章 扬州之战(上)_五代十国往事
笔趣阁 > 五代十国往事 > 第860章 扬州之战(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60章 扬州之战(上)

  【扬州之战】

  大宋建隆元年9月,赵匡胤下诏讨伐扬州叛贼李重进,派出了国家队:

  石守信:扬州行营都部署

  王审琦:扬州行营副都部署

  李处耘:扬州都监

  宋延渥:都排阵使

  在战争策略方面,赵匡胤咨询了他的首席智囊——赵普,赵普李重进依靠淮河险,修缮城池,自以为固若金汤,但他外无盟友援助,内部粮草又缺乏,我们应该速战,给他过量伤害,不要拖延,否则夜长梦多,万一他真的等来“势”呢。

  无论是平潞州还是平扬州,赵普的观点都是一个字——干!他们既然想等外援,那就要在外部势力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把他解决掉。

  赵匡胤非常欣慰,于是立即下诏亲征,像柴荣一样,亲力亲为,亲征狂魔。

  10月末,赵匡胤率领主力部队乘船南下,这仍是基建狂魔柴荣留下的遗产。大军从汴州走水路,在泗州登陆,随后击鼓而行,金鼓声传遍淮南,声振屋瓦。

  临出发的时候,赵匡胤对群臣了自己的战争宣言:朕对周室旧臣无所猜忌,李重进却不能体谅朕的宽大胸襟,自怀反侧,那就只好辛苦大家去抚慰他幼的心灵了。

  怎么抚慰?

  ——“今六师在野,当暂往慰抚之尔”。

  用军队来抚慰,以德服人,就像抚慰潞州一样。

  当赵匡胤抵达大仪镇时,收到石守信发回的前线紧急战报:老大,快来吧,别错过好戏啊!

  赵匡胤立刻放弃休息,迟奔前线,抵达扬州城下的当,扬州被攻克。

  就是这么快。

  我们也许可以从一个的细节中,窥探李重进集团覆灭之迅速的原因:

  城池即将陷落之时,李重进同样选择了举族自焚,这时候,他身边的亲信劝他杀了陈思诲。陈思诲是来送丹书铁券的钦差大臣,李重进之前将其囚禁。李重进苦笑一声,我马上就要举族自焚了,杀他有什么用?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陈思诲只是快递哥而已,与我李重进无冤无仇,奉命传谕,我的谋反与人家无关,朝廷前来征讨,也与人家无关。

  完之后,李重进仰长叹一声,随即纵身跳入火海。李重进死后,他的亲信们违背了他的遗命,杀陈思诲泄愤。

  陈思诲之死,折射除了李重进集团的狭隘和短视,难怪败地一塌糊涂。

  赵匡胤进驻扬州城,搜捕出了李重进党羽数百人,一律死刑;李重进的弟弟李重赞、儿子李延福,死刑;李重进的哥哥李重兴,在听到李重进官宣谋反的时候就已经第一时间自杀。

  至此,宋初的两大毒瘤、一大隐患——“扬潞合流”被彻底粉碎。在清洗逆党余孽时,朝廷还揪出了一个危险分子——泽州刺史张崇诂。

  张崇诂,原名张崇训,为避讳而改名,郭威时期为枢密承旨,后来外放为解州刺史、两池权盐使,在任兢兢业业,工作出色,荣获组织上多次嘉奖,柴荣时期改刺德州,后改泗州,不久前刚刚改刺泽州。

  李重进赴镇扬州的时候,途径泗州,时任泗州刺史的张崇诂热情款待了他,并劝他到了扬州之后,要修缮甲兵、完备城防。当时柴荣还未驾崩,李重进也没有太多别的想法。等到李重进兵败自焚后,张崇诂的这段往事也被挖掘了出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avf.net。笔趣阁手机版:https://m.tavf.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