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长江后浪拍前浪_五代十国往事
笔趣阁 > 五代十国往事 > 第948章 长江后浪拍前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48章 长江后浪拍前浪

  【长江后浪拍前浪】

  周娥皇含恨去世,李煜为了掩饰丑闻、把群众的目光从喜闻乐见的宫廷丑闻方面引开,从而哀毁越制,像发送亲娘一样发送老婆。姨子却没有立即填坑续位,而是在四年后才正式填补了姐姐位置,于是有人我脏心烂肺了,人家李煜根本没有那么不堪,他还是很爱周娥皇的,否则怎么会耐心等三四年呢?

  原因是李煜重孝在身,968年11月是他守孝期满的日子,为他亲妈钟太后守孝。前文过,在李煜的哄堂大孝下,钟太后于965年11月顺利去世。

  早在徐温架空杨氏时,徐温先与张颢合谋弑杀杨渥,随后徐温又派心腹钟泰章火并张颢,从而控制了淮南实权,为南唐奠定了基础。为了拉拢钟泰章,徐温让养子徐知诰与之结成儿女亲家,徐知诰奉命为自己的长子徐景通迎娶了钟泰章的次女。

  徐景通,也就是后来的李璟,而钟泰章的次女就是这位钟太后,李璟的皇后、李煜的生母。

  964年11月,周娥皇病逝。如果立刻把姨子扶正的话,似乎显得不太好,等几吧;

  几后,钟太后病重。亲妈病重卧床,儿子怎能迎娶娇妻?显得不孝顺,等几吧;

  几后,965年10月,钟太后病逝。李煜“杖而后起”,果然是跟送老婆一样的礼节。重孝在身,不宜婚娶,等三年吧……

  三年后的968年10月,李煜都快憋疯了,“差不多了吧?好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还有完没完?不等了!”

  李煜迫不及待地要把姨子扶正为国后,这位姨子就是史书中的“周后”。李煜命有关部门参照古今礼制,制定详细的婚礼细节,特别点名徐铉、潘佑等文化大V参与讨论。

  结果徐铉与潘佑在很多细节方面都存在严重的分歧,例如是否用钟鼓等bGm、夫妻是否要对拜……二人引经据典,各自阐述自己的道理,谁也不能服谁,各不相让。

  李煜请徐游来裁决,徐游支持潘佑的方案,因此婚礼最终采纳了潘佑的方案,徐游也因疵罪了徐铉。

  一个多月后,徐游不幸染疽,徐铉幸灾乐祸地对朋友风凉话:“徐游甘当无知儿潘佑的舔狗,违背了周公、孔子的古礼圣训,瞧——遭报应了吧,苍有眼!”

  多插一句嘴,实际上,徐铉的意见更符合古今礼制,那作为裁判的徐游为什么支持潘佑呢?

  徐游来头不,他原名徐景游,他的父亲是徐知诲,他的爷爷是徐温。他是徐温的亲孙子。

  徐温死后,在徐知诰与徐知询的夺权斗争中,徐知诲站队徐知诰,自愿为徐知诰充当卧底,将徐知询的虚实尽泄之,为徐知诰立下了汗马功劳。徐知诰夺权后,厚待徐知诲一家。尽管徐知诰称帝后改姓“李”,但徐知诲及其子嗣仍被视为宗室,论辈分,徐游是李煜的叔叔,徐皇叔。

  徐游贵为皇族宗室,颇好文学,常与当时的文化大V、网红学者谈笑风生,在南唐文化圈里颇有一席之地。李璟在位时设置清晖殿,首批清晖殿直学士就是徐游和张洎;李煜袭位后,非常欣赏这位皇叔的文采,叔侄二人常在宴会上赋诗填词以助酒兴,能与李煜成为诗友、词友,并获得李煜的赏识,足见徐游文学功底之深厚扎实。

  出身宗室贵胄,又在文学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所以徐游才被李煜钦点为这场争执的最终裁决人。徐游当然知道徐铉的方案更靠谱,但潘佑当时正如日中,是李煜身边的心腹宠臣,于是徐游毫不犹豫地站队潘佑。就像他爹当年站队徐知诰一样,很会见风使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avf.net。笔趣阁手机版:https://m.tavf.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