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张文表叛乱_五代十国往事
笔趣阁 > 五代十国往事 > 第878章 张文表叛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78章 张文表叛乱

  【张文表叛乱】

  在大宋建隆三年,“结义十兄弟”只剩下了周行逢和张文表。这年9月,周行逢忽然重病不起,预感到自己可能要去找大哥王逵汇报工作了,并且很可能“勿复还也”。9月29日,周行逢召集幕僚将佐托孤,让儿子周保权当场拜自己的首席幕僚李观象为老师,让幕僚将佐用心辅佐他。

  周行逢托孤时给出两个重要指示:

  1,张文表必反。届时当以杨师璠讨伐之。

  2,如果无法战胜张文表,则当举族归顺大宋。

  周行逢为什么笃定张文表必反?请看史籍中周行逢的原话:

  《资治通鉴》:“衡州刺史张文表,与吾同起陇亩,以不得行军司马,志常怏怏,吾死,必为乱。”

  《十国春秋》:“吾起陇亩为团兵,同时十人,皆以诛死,惟衡州张文表独存,然常怏怏不得行军司马。吾死,文表必乱。”

  《三楚新录》:“麾下将校有凶狠难制者,除之已尽,惟衡州张文表耳。吾死之后,此人必叛……”

  乍一看差不多,但意思逐步递进,且越来越对周行逢的人设不利。

  《资治通鉴》最保守,意思是周行逢张文表是自己的创业合伙人,只因为没有得到满足而心怀愤恨,所以一定会在我死后叛变;

  《十国春秋》省略了最重要的一个主语,即“皆以诛死”的主语,“结义十兄弟”皆被谁诛杀?是王逵,还是周行逢?模棱两可,让读者自行脑补;

  《三楚新录》脑补出了这个画面,周行逢宣布对此事负责,并且还出了作案动机,就是要为子孙开万世太平,为了确保子孙基业永固,而有计划地把这些骄横难制的勋旧们一一铲除,只是还没来得及对张文表下手。

  《三楚新录》还特别强调,这番话是周行逢对儿子的,“且谓保权曰”。

  周行逢是位成功的预言家,他的两个预言全部应验:张文表反,举族归宋。

  张文表为什么会叛乱?除了他资历老、功劳大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原因赵匡胤都会抢答:主少国疑。其子周保权年仅11岁,学四五年级水平。

  周行逢病逝的消息传到衡州,张文表果然戟指朗州怒骂道:“我与行逢俱起微贱,立功名,安能北面事儿乎?”基本等于官宣谋反。

  恰逢周保权调换永州驻军,换防的部队要经过衡州地面,张文表将这支部队吞并,并穿上缟素,对外声称要去朗州为大帅周行逢奔丧,实际则是奔袭潭州,开启了他的夺权之路。

  潭州留守、行军司马廖简素来轻视张文表,认为他只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汉,当时他正与诸将宴饮,得到军情奏报后,竟然不做任何准备工作,还信誓旦旦地对部下张文表黄口儿而已,来了也是送人头的,慌什么?“饮笑如故”,幕僚将佐们纷纷称赞他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豪迈气概和胸有成竹的迷之自信,渐渐地也开始认为廖简可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avf.net。笔趣阁手机版:https://m.tavf.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