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征淮之楚州战役(下)_五代十国往事
笔趣阁 > 五代十国往事 > 第825章 征淮之楚州战役(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5章 征淮之楚州战役(下)

  当时,后周的隰州刺史孙议突发疾病,因公殉职。隰州是后周与北汉的西线边境重镇,与中线的潞州旗鼓相当。隰州监军李谦溥临危受命,暂代州府事。

  李谦溥对隰州的战略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识,下令提高战备等级,深挖壕沟、修缮城防。不出所料,短短几后,北汉就出动大军,包围了隰州。

  北汉刘承钧虽然一心休养生息,但听柴荣久在江淮,而隰州刺史又暴病身亡,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果断出兵。

  面对气势汹汹的北汉大军,李谦溥致敬了诸葛亮的“空城计”,据记载,李谦溥同志穿着细葛布褂,挥着羽扇,带着两个书童登上城门楼,悠哉悠哉闲庭信步,以示闲暇。

  虽然没有手抚琴弦,蹦迪嗨曲儿,但最终的效果是一样的,“晋人望之,勒兵不敢动”。

  随后,二百多里外的晋州建雄军节度使杨廷璋赶来相救。

  杨廷璋的部下建议他立刻发动进攻,以免隰州陷落。然而杨廷璋摇摇头,连年以来,北汉屡吃败仗,早就对我军谈虎色变,即便他们人多势众,也未必敢轻举妄动,我们正宜利用他们的恐惧,伺机奇袭,而如果盲目地追求速战速决,则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万一有个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英雄所见略同,杨廷璋派人潜入隰州,与李谦溥沟通联络,二饶主张竟然出奇地一致。于是,二人各自暗中重金招募敢死队百余人,然后里应外合,趁夜偷袭,北汉大军随即一溃千里,被击毙千余人,二人率部一直追杀数十里才返回。

  北汉再次成为了国际丑。

  柴荣在长江的旅游观光脚步逐步往上游移动,3月10日,抵达迎銮镇,迎銮镇位于扬州以西、昇州以东,南滨长江。柴荣派禁军大将李继勋率舰船在江面上巡逻,并登上江中岛,侦查昇州方面动向。

  在发现江面上有南唐的数十艘战舰后,柴荣立即命赵匡胤率领战舰出击。

  南唐战舰望见后周水师,立刻调头逃跑,赵匡胤一直追杀到南岸,登岸焚毁南唐营寨,破坏其码头,随后班师北岸;又闻南唐在东布洲部署了数百艘战舰,这支舰队躲在出海口,既可以走海路攻击苏州、杭州,又可以逆流而上,夺取淮河、长江控制权,切断后周退路。

  柴荣的战术思想是清晰的,必须肃清南唐的水面力量,才能无视淮河、长江险,掌握战场主动权。于是,柴荣派禁军将领慕容延钊、宋延渥率领步骑兵与水师,分水陆联合征讨。

  很快,捷报传来,盘踞在东布洲的南唐水师几乎遭遇全歼。

  在后周水师恐怖的战斗力面前,淮南人心目中固若金汤的防线——长江险,荡然无存。后周水师接连击溃南唐在长江上的水面力量,逐步取得了长江控制权。

  北方军队在水面上取得优势,自古罕见。前文提到,柴荣利用淮南降兵降将训练水师,取得了惊饶效果,并且在强大的经济支撑下,后周下饺子一样打造了一批巨舰,史书记载为“齐云巨舰”,从名字中就可以想象出它的样子。

  取得了长江控制权后,柴荣在昇州对岸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耀武扬威,隔江恐吓李璟。

  为了进一步稳固江北战场,柴荣还派大将李重进率部攻打庐州。庐州是江北最后一座重镇,是淮南集团的首善之区,当初杨行密便是由此发迹,取宣州、夺扬州,为淮南势力集团奠定了基础。

  在柴荣的层层递进下,李璟坐立不安,又听柴荣已经耀兵于对岸,仔细听——“山本,我曰你先人,给句痛快话,投降不投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avf.net。笔趣阁手机版:https://m.tavf.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