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技法可爱_全能大画家
笔趣阁 > 全能大画家 > 第三百三十八章 技法可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三十八章 技法可爱

  汉堡,仿“茶轩居”园林。

  安静的书房里。

  老杨将手里的打印照片递给曹轩后,没有立刻走开,而是笑着说道:“好似百花魁,年年称寿杯。小伙子似乎还挺会说话的。”

  他拿起桌子上茶杯,给老爷子倒水,眼神似有似无的落在曹轩的脸上。

  老杨忍不住好奇。

  当他的雇主看到这幅,如此“特别”的作品,到底会做何反应。

  小伙子似乎还挺会说话的。

  老杨这话只讲来一半,他的心中原本还有剩下半句没说,似乎……也还同样挺会画画的嗷。

  老先生对这幅紫色瀑布奔涌而下的画卷是何感受,老杨不清楚。

  反正是把他吓一跳。

  开玩笑。

  助理不像经纪人那样是艺术道路上共同进退的伴侣。

  行业内确实也不乏只干些订机票、订酒店,端茶倒水买咖啡,对接客户这样专职伺候生活的助理和生活秘书。

  老杨自诩可是个高雅的文化人!

  职业规划中,曹老先生百年以后,他可是去要高古轩这类的画廊里当高级经纪人挣大钱的。

  经纪人这个职业。

  有人脉有资源的经纪人有发展客户挣钱的渠道机会,但能成为头部经纪人的人,有几个人手中没有握着些大佬人脉和合作门路。

  否则凭什么画廊主花上百万美元一年的超级高薪养他们。

  人脉、资源迈过这条职业天堑的门槛的基础线,艺术行业想要在高端领域同样脱颖而出。

  无论是画家还是经纪人,靠的是什么?

  既然叫做艺术行业,浮华散去,各种职场阴谋诡计机关全都算尽以后。

  最后到头来,真想要一捶定音,仍然要回归到“艺术”简简单单两个字之上。

  舔狗舔技,人脉资源,从业经验,这些东西都可以效仿,学起来也都很快。

  唯独艺术作品的理解,对画家行业的脉搏的体悟,都是花钱花时间也买不到的根本立身学问。

  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

  能对艺术两个字吃的极透的家伙,才能成为艺术们最离不开的左右手和灵魂伴侣。

  画家和经纪人的关系能够比夫妻更加亲密,更加忠诚,可不是嘴上光说说而已。

  对不少在行业内合作多年的王牌搭档来说,他们心中也许尺度大到老婆能和别人换着玩,能够给他们独特艺术见解的经纪人是万万不肯换的。

  甚至还出现过。

  有的王牌经纪人一辈子只代理过一位画家,而画家合作多年的经纪人因为意外去世,艺术家本人就对外宣布封笔,不再画画的事情发生过。

  画家和他们的职场伴侣。

  对的人相互遇上,便是俞伯牙碰上锺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好故事。

  以前捧红了莫奈和雷阿诺的艺术经纪卢埃尔,当代俄罗斯的艾伦娜·索伯利亚,奥地利的塔尔乌斯,东夏的陈女士。

  这几位目前收入按亿来算的王牌经纪人,全都是以艺术家的身份改行出道,并在他们手下画家的职业生涯中,扮演过“导师”和“教父”般的重要角色。

  放在艺术大宗师身边当这么多助理,如何也要耳闻目染,学几分真本事。

  光顾着苦练拍马屁和泡咖啡。

  曹老不介意,老杨自己也觉得亏的慌。

  他没那个福分当曹老爷子的伴侣,但凡学出个一成本事和眼光来,将来去给个二、三线画家当教父,也是很有前途与钱途的一件事。

  老杨曾经就在顾为经的艺术作品上吃了一次亏,没太在意对方调配出的颜料的出彩之处。

  怒火攻心,劈头盖脸就把他臭骂一顿。

  吃一堑长一智,顾为经这样项目里打下手的没见识小闲鱼,眼窝浅容易满足,一套昂贵的定制画具,便能亡羊补牢修复了关系。

  曹老身边往来无白丁。

  他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眼拙得罪了某些成名的牛逼艺术家,就算老杨舍得送辆敞篷小跑车,也得人家能看得上才行。

  因此,曹老吃午饭,老杨打印顾为经发过来的照片的时候。

  哪怕心中已然认定了这幅画好不到哪里去。

  他还是特意花了几分心思,研究了几分钟顾小哥给曹老的献礼作品,就当等会儿和曹老的评价相互应照,做题锻炼锻炼眼力了。

  老杨抱着随便看看的两眼的心思,浅浅的扫了过去。

  这么一看,

  我操!

  眼睛差点就拔不出来了。

  “漂亮。”

  这两个字是老杨心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

  笔意清雅,错落有致,用笔中正而华美,娇而不妖,气度从容。

  真是漂亮啊。

  老杨见多了大师级的笔法,说是这份笔力能让他惊为天人,叹为观止,肯定是不至于的。

  可想想顾为经的年纪。

  再思考一下他两个月前在大金塔时,尚显青涩的用笔表现,老杨还是多少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顾为经在大金塔开始的时候,能被曹轩带在身边,最大的优点是颜料调的地道,古香古色。

  老杨觉得有点意思,却也没太大的意思。

  有灵气不假。

  说白了,也不过是恰好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遇上了合适的人,运气的原因占据了多数。

  再说颜料调的好又有什么用?

  壁画修复是因为领域小众,现代工业颜料已经发展的非常发达了。

  艺术家又不是绝命毒师,正常画家画画谁整天闲的没事干琢磨原料配方啊,小心把自己搞重金属中毒了。

  老杨也不是非要看低顾为经。

  能钻研出地道的颜料,这份对色彩搭配的把握和直觉肯定是不差的,大概这就是曹老愿意定立那个赌约的原因。

  但是想要将这种直觉转化为踏踏实实的技艺,还是有非常长的路的要走。

  动辄以五年乃至十年为单位,只有真正的天才才有机会将这个时间缩短一二。

  而此时此刻,两三个月后,这份已经担的起“登堂入室”评语的技艺就明明白白的出现在了老杨的眼前。

  笔墨该枯的时候枯,该润的时候润,灵动而有章法。

  国画重神,想要画好被风吹落的花叶,其实是很难的。

  因为既要追求花叶飘洒的洋洋散散气势,又要有整体的脉络,看上去形散而神不散,不能让观众觉得,画家作画时跟甩个墩布一样,拿根棍子在宣纸上乱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avf.net。笔趣阁手机版:https://m.tavf.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