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燃烧的画(中秋快乐)_全能大画家
笔趣阁 > 全能大画家 > 第三百零三章 燃烧的画(中秋快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零三章 燃烧的画(中秋快乐)

  凌乱的色调堆积成凌乱的心情。

  画稿中的氛围迅速阴郁了下来,忧伤的的气氛充满了整个房间。

  表达悲剧——是艺术作品中永恒不灭的美学主题。

  生与死之间无法洗刷的哀伤感,则是这个主题中,最能震撼心灵的情景。

  安雅痛苦的皱起眉头。

  以前一位印象派前辈曾经和女艺术家说过。

  当画家将对美术的热情倾斜在画布之上的时候,观众们会很轻松的能感受到你的兴奋。

  画家的笔触越热烈,观众的绘画观感就越愉悦。

  唯有悲剧题材是个例外。

  创作悲剧,就是一种受虐式的自我折磨。

  所谓悲剧的迷人之处,就是把最精美的瓷器摔碎给别人看。

  它是一片摔碎的“雨过天青云破处”的钧窑残片,每一分纤薄如纸,每一分澄澈如玉,都反而让捧起的观众感受到命运的无情。

  深沉的悲伤是一团黑色病般的浓雾,危险而带着强烈的侵蚀力。

  它们不仅会摧毁阅读画稿的观众的好心情,也会摧毁创作者本身。因为画家,永远是作品的第一个观众。

  所以那位前辈从四十岁以后就选择当一个纯粹的印象派风景画家。

  他再也没有创作过任何一张阴暗基调的作品,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一个有悲剧元素的画展。

  前辈说,他统计过一个很有趣的数据,印象派是当今北美和欧洲大陆上最长寿的画派。

  不是画法历史的长寿,而是生物意义上的长寿。

  莫奈活到86岁,德加活到83岁,雷诺阿享年85岁。现今也颇有几位接近百岁的高龄印象派名家在世。

  比起最喜欢搞些颓废、苦闷、孤独、彷徨的忧郁死亡调调,动不动就画些《死亡之岛》、《天使之死》,三、四十岁就挂掉的象征主义画派的画家们能苟的多。

  毕竟前者是刻画阳光的美学,后者是刻画哀伤的美学。

  干这种活,每天情绪快快乐乐健康向上的说明画家不够优秀,连自己都打动不了。

  足够优秀。

  容易画着画着,就把自己画死掉了。

  这当然只是一个戏谑的俏皮话。

  可若是前面侦探猫画稿上艾米猫咪都是萌萌的,好玩的,让安雅女士雌激素分泌的有想要养个崽子来玩的冲动的话。

  对视这张画稿上艾米无神的灰黄眼神的瞬间。

  她就被顺着画作所涌来的压抑深邃的气息给压的喘不上气来。

  刚刚女艺术家才体会到什么是为人母的喜悦。

  几分钟之后。

  安雅就开始和一只猫共情,代入到艾米的视角,感受到了一只母亲一样的猫,和她所相伴一起长大的孩子告别时的悲伤。

  女艺术家扭过了头,闭上了眼睛,不愿意再和画稿上的艾米对视。

  她想象着侦探猫画出这张画稿时的场景和心情。

  窗外一定下着阴蒙蒙的小雨,铁灰色的天空像是老式黑白电影的片段,一个坐在阴影中,分不清肤色的中年女人正沉默着用油画刀往画布上涂抹的颜料,就在她身侧的屏幕视频上,一只猫咪和她的孩子正在告别。

  空气中都涌动着幽灵一般压抑到化不开的哀伤。

  宛如实质。

  那位侦探猫女士是不是也经历过相同的事情,才能把一只猫的心绪,表达的这样刻骨铭心?

  会客厅里传来一阵哭声。

  托尼一开始还是在压抑着抽泣,很快,小声的哽咽就变成了嚎啕的哭声。

  眼泪哗哗的流下,将他的衣襟染的湿润。

  侦探猫的画稿把托尼带回了二十一年前那个残忍的分别之夜。

  托尼伸出手,想要从屏幕上把猫咪抱走。

  手掌在电视机上抓出一阵涟漪一样的水波。

  显示屏似是一面分割虚拟与现实的湖面,冰冷的切开了他想要跨越时光的手指。

  它告诉托尼,

  那是他再也无法回到的过去。

  “唉。”

  简·阿诺心里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他把托尼从屏幕前拉回来。

  侦探猫的画刀画能深入自己儿子的内心,可让托尼再经历一遍这么悲伤的事情,大概并非是一件好事。

  他转头用询问的目光看向金医生。

  见金安庆博士没有阻止的意思,便轻声问道:“还有么?”

  “有,一共发来了二十七张画稿,这才是第十九张。”

  助理点点头。

  “那就继续吧。”

  “还有八张?”博格斯教授忽然来了兴致。

  这十九张作品已经概括了艾米和托尼的所有往事。

  剩下八张,应该都是侦探猫发挥想象的作品了?

  似乎侦探猫也没有放任自流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也有着自己独有的创作想法。

  尽管再怎样的设计都不会有自己“轮回”的美术主题高妙。

  但有总比没有好嘛。

  这说明插画师那种放弃思考,雇主要什么才画什么的职业“陋习”,还没有侵染她侵染的太深。

  “也是一半现实,一半虚拟么?”

  博格斯教授摸着胡子。

  他以似是给那位远在大洋彼岸的女画家上课似的语气说道:“这个构思的重点不在前一半作品,而在后一半作品。痛苦只是过程,明悟才是关键。”

  “画家不仅要能让托尼沉入进作品的营造的旧日世界回忆里去,也要能让他从痛苦中抽身,走入画家的虚拟世界观里来。”

  “所以关键是——进的去,也得出的来。以这个主旨来判断,就没必要画这张宠物医院里分别的作品。”

  博格斯教授高屋建瓴的指点道:“首先,这会时刻提醒着托尼,他已经与他的猫分别了。其次,悲伤的情绪太过浓重,就丢不掉了,反而会影响到画家之后的叙事。这个分别的场景极有穿透力,但会破坏画作整体的情感连续性。”

  “所谓得不偿失,就是这样了。”

  他的《艾米》中,在【现世】和【轮回】的六张画作之间,放弃了在中间插入宠物医院这个明显托尼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不是博格斯教授没有信心画好这个沉重的题材,而是他已经深思熟虑过的。

  纵使情感刺激是好事。

  若是加入这张画,托尼在明悟猫咪轮回这件事的时候,始终会带着他已经和艾米分别的悲痛情绪。

  那么还不如不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tavf.net。笔趣阁手机版:https://m.tavf.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